基础篇丨汇报与总结:AI 如何生成各种类型的报告
课程主题
学习如何利用 AI 生成各类工作报告,涵盖四个主题:通用汇报总结指令框架、使用 AI 生成工作计划、使用 AI 生成周报或月报、利用 AI 组织汇报话术。
通用汇报总结指令框架
- 来源:在原有万能提问公式基础上简化。
- 要素:
- 身份设定:明确 AI 专业视角。
- 任务说明:指出 AI 具体工作。
- 背景信息:补充说明任务,明确工作范围。
- 输出要求:包括字数、语言风格、专业程度、格式等。
使用 AI 生成工作计划
示例
假设为十年医疗行业销售部经理拟定渠道开发工作计划,明确目标为开发培育新渠道提高营业额,包含工作目标、各区域市场分析、渠道选择标准及实施计划,要求内容严谨、可操作、有数据支撑,字数 2000 - 5000 字。
使用调整
- 检查是否满足所有要求。
- 补充和个性化修改不完善细节。
- 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具体内容。
细节处理
- 渠道选择标准:整理成清单,列出筛选条件,明确必选和可选条件。
- 实施计划:以表格形式呈现。
对话完善
采用图示录法,初步提问生成初稿后,通过多次对话(约三轮)逐步完善。
使用 AI 生成周报和月报
框架
- 身份设定:如八年工作经验的高级产品经理。
- 任务描述:如撰写 SFN 周报。
- 背景说明:工作范围及本周完成事项。
- 输出要求:格式、语言等,通常包含本周工作进展、下周工作安排和总结。
要素
- 报告性质:通报上周工作。
- 下周计划。
- 复盘环节。
完整示例结构
- 周报日期。
- 本周工作进展(具体完成事项)。
- 下周工作安排。
- 思考总结。
利用 AI 组织汇报话术
PREP 思考框架
- 观点(Point):明确诉求。
- 原因(Reason):阐述理论依据。
- 例证(Example):列举具体案例。
- 重申观点(Point):再次强调核心诉求。
使用方法
- 明确身份和目标,要求包含 PREP 四要素,R 部分提供三个理由。
- 确认大模型是否了解 PREP,若不了解则解释其概念(P - 观点,R - 理由,E - 案例,P - 重申观点)。
话术示例
- P 部分:“我认为参展具有重要价值”。
- R 部分:列举三个支持理由。
- E 部分:“上次参展取得了显著成效”。
- P 部分:“综上所述,参展具有重要价值”。
其他常用框架
麦肯锡的 MCE、金字塔原理、5 WH 等,可参照上述方法测试。
评论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