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础篇丨 Prompt 如何精准地向大模型提问
概述
介绍如何精准地向大语言模型提问,包含搜索引擎与大语言模型的区别、大语言模型的最高提问原则、万能提问公式以及多轮对话与重新生成功能。
搜索引擎与大语言模型的区别
对比项 | 搜索引擎 | 大语言模型 |
---|---|---|
知识存储 | 本身不存储知识,抓取原始资料建库 | 学习海量数据,将知识存储在模型权重里 |
输出内容 | 按关键字匹配返回原始资料列表 | 结合问题和自身知识现场生成全新内容 |
联网需求 | 需要联网访问网络资源 | 本身不需要联网,知识源于训练数据 |
角色定位 | 知识的搬运工,不懂所搬知识 | 知识研究的老师,懂相关知识 |
知识时效性 | 能快速抓取网络新资料 | 具备的知识截止到训练数据日期,之后的知识难获取 |
大语言模型的最高提问原则
- 知识丰富:大语言模型学习了大量数据,知识储备远超人类,是真正博学的万事通,但需合理提问才能获取所需知识。
- 现学现卖能力:具备强大的零样本学习和少样本学习能力,即泛化能力和现学现卖能力。
- 提问决定输出:大语言模型的输出取决于完整的问题描述和合理的提问引导。若未得到好的回答,应反思提问是否合适。
大语言模型的万能提问公式
- 赋角色:给大模型赋予某个职业或专业领域的角色,也可给自己赋角色,使输出更具针对性。
- 下任务:明确告知大模型要做的事情,如翻译、生成合同、分类资料、回答问题、做总结等。
- 补细节:若对生成过程或结果有要求,如框架、范围、步骤等,需详细描述。
- 做限制:执行任务时可设置限制条件,如使用专业术语、从特定视角回答等。
- 定输出格式:对输出结果进行限制,如字数、格式、语言等。
案例说明
- 泛泛提问:直接问“什么是 AIGC”,得到的是泛泛的回答,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。
- 精准提问(专业场景):“你是一个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,精通 AIGC 方面的知识,请解释一下什么是 AIGC,内容包含应用场景、技术架构、训练和微调原理,尽量使用专业术语,输出两百字左右。”能得到专业且精准的回答。
- 精准提问(一年级老师场景):“你是一年级老师,用举例子的方法解释什么是 AIGC,内容包括应用场景、技术架构、训练和微调原理,尽量不要使用专业术语。”可得到符合场景的通俗解释。
- 输出格式限制:同样的问题,要求用英文回答,大模型会按要求输出英文内容。
多轮对话
- 定义:用户与系统进行多次交互的对话形式,问答存在上下文关联。
- 作用:通过先描述背景,再进行追问补充,能使问题更清晰,得到更精准的回答。
- 操作:平台有“新建对话”按钮,点击可清空历史消息,重启多轮对话。
重新生成
- 原理:基于不同的编码策略引入随机性。
- 使用建议:重新生成的结果不一定优于原结果,建议在正常流程操作后对结果不满意时使用,可多次尝试。
学习建议
调整使用大语言模型的心态,不要将其当作搜索引擎,按照万能公式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具体情况和个性化需求,以获得更好的个性化输出。
评论区